丹东职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

褒貶不一叔的叔孫通

開封日報 02-11 15:26 我要分享

  叔孫通是一個有爭議的歷史人物,一生跟隨秦始皇、秦二世、項梁、楚懷王、項羽,最后在漢軍攻取彭城之后投靠劉邦,深受劉邦信任,劉邦死后輔佐孝惠帝劉盈。

  人們對叔孫通爭議最大的是他的見風(fēng)使舵。司馬遷在《史記·劉敬叔孫通列傳》中梳理了叔孫通的從政經(jīng)歷,先是“秦時以文學(xué)徵,待詔博士”。叔孫通靠文學(xué)才能被征為待詔博士,這個時期應(yīng)該是秦始皇當(dāng)政時期,史書中沒有記載叔孫通這一階段有何作為,但作為儒士沒有被秦始皇“坑”掉,足以說明叔孫通的適應(yīng)能力。秦二世時期,陳勝吳廣起義,秦二世召集博士儒生商議對策,30多位博士都認為陳勝反叛,應(yīng)該出兵攻打。秦二世沒有看到問題的嚴重性,自以為是,很不高興。叔孫通這時說了一番話:“諸生言皆非也。夫天下合為一家,毀郡縣城,鑠其兵,示天下不復(fù)用。且明主在其上,法令具于下,使人人奉職,四方輻輳,安敢有反者!此特群盜鼠竊狗盜耳,何足置之齒牙間。郡守尉今捕論,何足憂?!彼f,各位儒生的話都不對,當(dāng)今天下已合為一個大家,毀掉郡縣城池,銷熔各種兵器,向天下人昭示不再用它。何況有賢明的君主君臨天下,給下面制定了完備的法令,使人人遵法守職,四方八面都歸附朝廷,哪有敢造反的!這只是一伙盜賊行竊罷了,何足掛齒,叔孫通的話明顯是順著秦二世說的假話,為此秦二世賜叔孫通帛二十匹、衣一襲,拜為博士。后來有人問他為什么欺騙秦二世,他說是為了逃命。叔孫通真的逃了,逃到薛郡,薛郡已投降項梁,也就是項羽的叔父、起義軍首領(lǐng)之一,叔孫通歸順了項梁。項梁在定陶戰(zhàn)死,叔孫通又投靠了楚懷王。楚懷王移居長沙,叔孫通又侍奉項王項羽。項羽兵敗后,又投降漢王劉邦??纯催@些經(jīng)歷,在古代“一臣不事二主”觀念根深蒂固的情況下,叔孫通屢屢背叛自己的主子,又屢屢受到重用,把阿諛逢迎、見風(fēng)使舵玩到了極致,不能不令人驚嘆。這也是很多文化人看不起叔孫通、認為他是千古罪人的主要原因。

  叔孫通輔佐劉邦的最大貢獻是制定禮儀,史學(xué)家對這一點也褒貶不一。司馬遷稱贊叔孫通“大直若詘,道固委蛇”“孫通希世度務(wù),制禮進退,與時變化,卒為漢家儒宗”。叔孫通善于看風(fēng)使舵,度量事務(wù),制定禮儀法規(guī),能夠因時而變,為大義而不拘小節(jié),并稱贊他為“漢家儒宗”。司馬光則指責(zé)叔孫通:“叔孫生之為小器也!徒竊禮之糠秕,以依世、諧俗、取寵而已,遂使先王之禮淪沒而不振,以迄于今,豈不痛甚矣哉!”認為叔孫通小器,制定禮樂只為逞一時之功,只拿禮的皮毛做文章,只懂得趨時媚俗,棄禮之大用于不顧,以至禮的實質(zhì)精神沒傳下來,倒傳了“糠粃”,結(jié)果使古禮失傳,想來都心痛。大家知道,司馬光堪稱儒家教化下的典范,傳統(tǒng)儒家不能接受的就是叔孫通的變通?!妒酚洝分杏涊d了叔孫通的一件事:“叔孫通儒服,漢王憎之;乃變其服,服短衣,楚制,漢王喜?!笔鍖O通平時總是穿著一身儒生服裝,劉邦見了非常討厭,他就換了服裝,穿上短襖,而且為了討好劉邦,特意按照楚地的習(xí)俗裁制,劉邦見了很是高興。叔孫通這種刻意討好、低三下四的做法令許多人頗有微詞,認為是一種沒有骨氣的行為。

  不管是司馬遷對他的肯定,還是司馬光對他的否定,重要的是要把叔孫通放在他所處的歷史環(huán)境來研究他。大家知道,劉邦最初是鄙視儒學(xué)的?!妒酚洝めB生陸賈列傳》記載:“沛公不好儒,諸客冠儒冠來者,沛公輒解其冠,溲溺其中”。把儒生帽子當(dāng)尿罐子,劉邦對儒學(xué)的鄙視已經(jīng)到了侮辱的程度。在這種環(huán)境下,沒有儒家生存的基本條件,叔孫通身為儒士自我賤辱,表面上對儒學(xué)的不在乎,甚至為了討好劉邦脫下儒服去面見他,其實也是無奈之舉,是為爭取儒家生存條件的隱忍,這也是弱者的生存之道。假使他不知變通,堅持穿儒服面見對儒家有抵抗心理的劉邦,堅持用傳統(tǒng)的儒家文化去制禮作樂,恢復(fù)古禮,恐怕小命也難保了。

  劉邦統(tǒng)一天下后,下令廢除了秦的繁冗儀法,同時感到君臣禮節(jié)不嚴,叔孫通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自薦為漢王朝制定禮儀的。叔孫通采取了循序漸進的方法,先是通過上朝儀式的改變,讓劉邦感受到了帝王的尊嚴和榮耀,然后逐漸推行其他禮法,使劉邦對儒學(xué)的看法有了變化,認識到儒家禮法有助于漢朝的江山穩(wěn)固。后來劉邦對儒學(xué)由鄙視到接受,由接受到重視,應(yīng)該說,叔孫通起到了關(guān)鍵作用,從這個意義上說,叔孫通對儒學(xué)的弘揚是有大貢獻的。試想,如果沒有他制定宗廟儀法、宮廷禮儀,漢朝又會有什么樣的禮法?叔孫通順應(yīng)形勢的需要,迎合劉邦制定了一套完備的政治、禮儀制度,這些雖然沒有完全沿襲傳統(tǒng)儒學(xué)古禮儀,但畢竟屬于儒學(xué)的傳承創(chuàng)新,為儒學(xué)的弘揚,為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起到了重要作用。我個人比較認同《歷代名賢確論》中蘇軾對叔孫通的評價:“孫叔通制禮,雖不能如三代,然亦因時施宜,有補于世者。”(清風(fēng))

責(zé)編:劉玉婷
分享
盖州市| 隆回县| 垫江县| 潮安县| 合阳县| 辽宁省| 海宁市| 龙门县| 蒙自县| 岑巩县| 金沙县| 德格县| 永德县| 金乡县| 永泰县| 正宁县| 始兴县| 鄂托克前旗| 安徽省| 宜兰县| 永顺县| 临漳县| 双牌县| 故城县| 上栗县| 措勤县| 家居| 古丈县| 鄄城县| 团风县| 大洼县| 遵义县| 桐城市| 中西区| 元江| 奎屯市| 洱源县| 南和县| 万年县| 乐至县| 循化|